茶葉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品種吸引著無數消費者。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希望通過加盟知名茶葉品牌來實現商業夢想。對于那些尋求優質加盟機會的人來說,選擇一個信譽良好的品牌不僅能夠確保產品質量,還能獲得經營和營銷方面的支持。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哪些茶葉品牌能夠脫穎而出呢?本文將為您呈現茶葉品牌加盟排行榜的前十名,幫助您找到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張一元茶葉隸屬于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一直秉承“誠信為本”的古訓,以“金般品質、百年承諾”為經營理念,以”打造中國茶葉第一品牌、弘揚國飲“為目標。張一元茶葉店加盟主營產品有生產加工綠、紅、白、青(烏龍茶)、黃、黑、花茶等茶類,經營茶葉花色品種逾300多種。
1994年在福建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閩東張一元茶葉有限公司。張一元茉莉花茶選用上等原料并采用獨特的加工工藝,以其“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的特色,深得國內外茶客的歡迎,使得老字號張一元蜚聲海內外。
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不斷延伸茶產業鏈先后開設了茶樓、茶館,涉及休閑、娛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擁有連鎖經營店120多家。2008年,張一元又在天津設立了分公司并開設多家分店,標志著張一元已將經營觸角延伸到外阜,同時堅定了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將中國茶做強做大的決心。
張一元茶葉在國家質檢部門的歷次抽查中保持了全部合格的業績。1999年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公司“購物放心單位”榮譽稱號,是北京市茶行中首家獲此殊榮者。2001年張一元茶莊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共青團中央授予“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店”榮譽稱號,這在全國茶行中又是首家獲此殊榮者。

張一元茶莊全國門店數量308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天津市等地區
八馬茶業產品線豐富,覆蓋烏龍茶、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花茶等各類茶葉產品以及茶具、茶食品等。作為鐵觀音制茶專家,八馬茶業創始人之一王文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公司以中國好茶為定位,勵志成為全茶類消費品服務商,開發全茶類產品,布局十大名茶產區,推動完成名茶體系建設,從鐵觀音第一做到中國茶代表,經過多年的品牌建設及銷售渠道拓展,現已發展成為國內茶行業龍頭企業之一。
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強大的線上線下連鎖經營能力。在線下渠道,公司在全國經營門店共計超1200家,規模在業內位居前列,具有跨區域經營、全茶類滲透的能力。同時,隨著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及客戶消費方式的多元化轉變,公司不斷探索新渠道發展方和新的業務模式,自2012 年起,已陸續入駐各大主流電商平臺,并連續三年全網烏龍茶類目第一,線上銷售額位居行業前列。通過多年的品牌打造,構建“直營+加盟”、“線上+線下”的現代營銷模式,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5年12月8日,公司掛牌上市新三板,目前是體量最大的新三板茶葉企業。公司還相繼取得了“中國馳名商標”、“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國家農業部烏龍茶GAP示范基地”等榮譽,2016年度、2017年度連續兩年上榜“中國品牌價值500強”。

八馬茶業全國門店數量2404家,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福建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蘇省;湖北省等地區
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之一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成員企業,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全國性專業公司,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科研、銷售、文化推廣于一體,在福建、云南、廣西、湖南、湖北、浙江、上海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產企業和原料基地,連續三年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行業百強之首,是中國茶葉行業中無可爭議的龍頭企業。
憑借對中國茶葉的充分了解和深刻認識,中茶公司努力打造“中國茶葉”國際化形象,中國茶葉翹楚必將傾情奉獻,弘揚中華茶文化。中茶公司現已開始“中國茶葉”專賣店的特許加盟招商工作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中由批準成立的全國性外貿專業總公司。當代茶圣吳覺農先生,時任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兼任中茶公司首任經理。
主席,1958年9月16日,視察中茶公司下屬的安徽省舒城縣舒茶人民公社綠茶初制廠。

中茶茶業全國門店數量758家,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浙江省等地區
文新信陽毛尖屬于綠茶類。產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該縣地處江漢平原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具有奇、險、美、全四大特色的森林公園“柴埠溪”,就坐落在五峰奇山河谷之中,距宜昌市90公里,是長江三峽旅游帶的重點景觀之一。五峰在歷史上是宜紅工夫茶的主產地,同時也生產白毛尖、茸勾等名綠茶。清康熙年間開始流傳的《采茶歌》道:“采茶去,去入云山深處……年年常作采茶人,飛逢雙賓衣襤褸,采茶歸去不自嘗,婦姑烘焙終朝忙,須臾盛得青滿筐,誰其販者湖南商。”20世紀80年代創制的采花毛尖茶,外形細秀翠綠悅目,內質香高持久,滋味鮮醇回甘。
文新信陽毛尖的品質特征為:外形細秀勻直顯露,色澤翠綠油潤,香氣高而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文新信陽毛尖選用綠色食品和有機茶基地的優質芽葉精制而成,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芳香物質、水浸出物,使茶葉形成香高、湯碧、味醇、汁濃的獨特品質,對增強人體身體機能具有重要的結果。
文新信陽毛尖問世以來,多次被評為省、部級名優產品,1995—2001年連續四屆獲得農業博覽會金獎;1999—2003年連續三屆被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評為消費者滿意商品;1999—2002年連續兩屆被湖北省農業廳評為湖北十大名茶;200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湖北省品牌產品;2002年被湖北省工商局認定為湖北省有名商標。文新信陽毛尖已獲批成為釣魚臺國賓館茶,成為湖北省先進真正意義的“貢茶”品牌。文新信陽毛尖由此成為湖北優先的名茶。

文新信陽毛尖全國門店數量770家,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浙江省;陜西省等地區
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至今已有130余年的歷史,是銷售茶葉、茶具以及茶衍生品的專業公司。吳裕泰是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歷經百年發展,吳裕泰將中國茶和中國茶文化不斷傳承并發揚光大,其茉莉花茶的制作技藝已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作為一個百年老店,吳裕泰致力于品牌打造和渠道建設,賣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是吳裕泰對消費者的承諾,“堅守品質、創新品種、提升品位”是吳裕泰的品牌理念。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升級轉型實體店,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歷史溯源
一、門洞里的茶鋪
清末,徽州歙縣的吳老先生隨從一位舉人進京會試,出門時帶了些茶葉。到了北京,舉人忙著應試,吳先生空閑時就在北新橋大街路東的一個大門洞里擺起了茶攤,沒幾天茶葉便銷售一空。細心的吳先生發現在內城這滿漢居住最密集的地方,無論貧富貴賤,人們有事沒事都喜歡喝茶。舉人落榜后要繼續留在北京苦讀,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吳先生回歙縣老家替他取些銀兩,吳先生回到家鄉,盡其所能帶回了大量的茶葉,正式開始了在北京的茶葉生意。
二、百年徽商 吳裕泰
吳家經過數年努力積累了一些銀兩,便把這個大門洞買下來,經過修繕,建成店鋪門面。1887年(光緒十三年),茶棧正式懸匾開張,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歷史。當時吳裕泰茶棧以倉儲、運輸、批售為主。 為了擴大經營,吳家就把與這個大門洞后面相連的荒蕪府第(約十五畝)全部買了下來。吳老太爺重新修建整個院落,建成環繞群房大約五十多間。在院落南端(駱駝胡同路北)還修建了寬大的門樓,京人稱為吳裕泰大院。
三、仁、義、禮、智、信
吳老太爺在去世前,將所有產業平分成五份,分別寫了五張字條,讓五個兒子抓鬮,誰抓到哪份就分到哪份產業,湊巧的是五個兒子由大到小剛好順序抓到了“仁”、“義”、“禮”、“智”、“信”。于是抓到“禮”、“智”、“信”的三兄弟就商議將各自分得的商店、房屋等財產重新合并,共同經營。為了方便管理三兄弟組建了一個管理機構,起名“禮智信兄弟公司”。
四、占京都 擴津門
20世紀初,外埠茶商不再進京。在北京經營零售業務的茶莊一是從天津批買茶葉,二是依靠本地的批發商到產地去采購。市場的擴大,為吳裕泰茶棧這種以批發為主業的茶商快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機。 禮智信兄弟公司從天津的發展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就適時抓住機遇,實行外圍重點發展的戰略,將茶莊開到了天津,在天津北大關一帶建起了天津裕升茶莊。裕升茶莊主營批發業務,發展速度極快。后來甚至取代了“吳裕泰”在天津的銷售地位,構筑了禮智信兄弟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五、百年字號 久富盛名
北京茶葉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底是為什么樣的顧客服務呢?是豪門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借用當年的一幅對聯:“京都百業竟奢華,到底有多少大富大貴豪門;古城民眾尚節儉,畢竟是大半小門小戶人家。”吳裕泰選擇為老百姓服務的經營方針和態度贏得了社會贊許,當初又沒有什么連鎖店,城里城外的人們,就是多跑上幾十里路,也要到吳裕泰茶莊來買茶葉。吳裕泰茶莊正像巨柱一樣撐起了北京的銷售天空,成為在北京地區收益最大的茶莊。

在全國拓展已突破600家門店,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大中型城市。
日春股份公司發源于鐵觀音的故鄉——安溪西坪鎮,是一家集茶基地建設,茶葉、茶具、茶食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專業化龍頭企業,它的源頭可追溯至乾隆年間(1736)王仕讓發現鐵觀音。
公司以“發展自主品牌、探索直營連鎖”為發展方向、堅持“真品質,不二價”的經營理念,穩健成長。公司現有綠色有機茶基地萬余畝,初制廠兩處,精制廠一處以及一個配送中心;創辦了國家級茶葉質量檢測中心(第三方公正獨立專職檢測機構);擁有國家級技師和專業管理人才200人,專業營銷人員1600余人;直營連鎖專賣店220余家,遍及福建、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山西、廣東、遼寧、山東、上海、四川、重慶等省市。
公司在“高端茶葉自主品牌供應商”戰略定位的指導下,持續完善茶葉供應鏈體系升級:首先,原茶來源多元化,在現有感德、祥華片區1萬多畝茶園的基礎上,公司還積極深化“自己生產+合作社(散戶合作、統一管理)+農民(使用我們的化肥及技術指導)+市場收購(通過我們的儀器檢測)”的發展模式,實現茶葉年產量約1000噸(200萬斤),日生產約5500斤。同時帶動安溪1萬多戶茶農發展,為每位農民年增創收入3000元以上;其次,公司建有初制場五處,并在泉州臺商投資區建設占地120余畝的精制廠一處,其擁有辦公大樓、產品實驗室以及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管控標準的現代化生產車間等硬件設施;再次,公司擁有專業、先進的檢測實驗室,配設參觀通道,此外,通過與廠家共同承擔肥料責任、建立國家級茶葉質量檢測中心(第三方公正獨立專職檢測機構),全方位把控產品品質;最后除虎邱、蓬來各建有一個綠色實驗基地外,公司還攜手北京大學共建“鐵觀音研究基地”、與武夷學院共建“武夷巖茶與紅茶研究基地”,全面啟動科研平臺,構建茶葉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近年來,公司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先后獲得“綠色產品A級產品”、“中國馳名商標”、“新中國60周年茶事功勛獎”、“上海世博會名茶評優金獎”等諸多榮譽。
2010年,日春攜手北京大學共建“鐵觀音研究基地”、與武夷學院共建“武夷巖茶與紅茶研究基地”,全面啟動科研平臺。2011年新春伊始,公司在安溪新建立了100余畝生態有機茶研究園,以探索高端生態鐵觀音的栽培、制作等各個環節的作業標準,并聘請安溪歷屆茶王賽的制茶能手為技術顧問,為制訂鐵觀音行業高端生態有機茶的標準而努力。
本著“以茶為媒,品茶會友”的宗旨,公司打造了泉州、福州、廈門三個“日春鐵觀音文化館”,定期舉辦文化演出活動;日春還在廈門、泉州、福州、北京四地重金打造“西施茶舍”,集品茗、觀賞于一體,服務中高端客戶。日春從單一品茗到鐵觀音文化館、“西施茶舍”文化共賞,為弘揚中國茶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乾隆元年(1736年),先祖王仕讓在層石荒園間發現一株迥異茶樹,便移植于南軒茶圃,經細心培植,采制成品。乾隆六年,他將茶轉送內廷,皇上飲后大加贊譽,因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遂賜名“鐵觀音”。 20世紀改革開放后,鐵觀音先祖后人集體創辦了“村辦茶業公司”。 隨后,王仕讓第八代孫王木己創辦當地第一家私營茶企——“南山茶業加工廠”。 1993年,日香茶業公司成立。 1995年,公司確立“直營保品質”的戰略方針。

日春茶業全國門店數量306家,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廣東省;北京市;浙江省;山西省等地區
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500強之一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成員企業,是新中國成立后首家由中央批準成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中茶公司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研發、銷售、文化推廣于一體,在福建、云南、廣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產企業和原料基地,是中國茶葉行業中重要的企業之一,是奉獻健康、改變生活方式的行業領導者。
中茶公司通過"公司+供應商+農戶"運營模式進行茶園建設,擁有可控茶園七萬畝,在西湖龍井、太平猴魁、鐵觀音、大紅袍等名優茶產區建立了茶園基地與生產加工基地,控制優質茶葉資源,積極發揮基地公司示范作用,輻射和帶動周邊供應商和茶農的茶葉安全生產。
中茶公司從源頭開始,為茶葉生產提供了天然、綠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質原料,有力地保障了中茶產品的卓越品質。
中茶公司生產加工基地遍布全國主要茶產區,年生產加工能力5.5萬噸。公司一直致力于茶葉生產技術的發展,擁有國內茶葉企業最先進的、最完備的生產加工技術和設備,專業化程度高,生產標準嚴格。
中茶公司產品體系豐富,覆蓋中國十大產區和世界重要產茶國的優質茶葉資源及全部茶葉種類。"全球信賴,茶品典范",中茶與您攜手共享美好生活!

中國茶葉全國門店數量776家,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浙江省;湖南省;山西省等地區
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位于“中國白茶之鄉-福鼎,創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科研、出口及白茶文化推廣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及白茶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制定單位、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單位。
公司成立福鼎市品品香白茶研究所、福建省白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品品香白茶標準化實驗室,開展福鼎白茶的品質跟蹤和新產品的開發研究,同時與科技院校密切合作,引進先進茶葉加工工藝和技術,自主創新白茶自動化生產流水線設備,獲得30個實用新型專利和15個發明專利。企業通過國家農業部良好農業規范(GAP )認證、中農質量認證中心有機茶(OTRDC)認證,歐盟EU、日本JAS.美國NOP有機食品認證。
2007年“品品香”牌太姥翠芽在日本榮獲世界綠茶最高金獎,2009年企業相繼榮獲茉莉花茶十大品牌企業和茉莉花茶產業年度貢獻獎。
公司依托林氏數百年的制茶工藝、福鼎千年茶文化底蘊以及太姥山藍姑以茶治病救人的美麗傳說,秉承著“創新技術,創意文化,創造品牌”的宗旨,走白茶文化傳播和茶葉品牌連鎖經營的獨特路線,從科技、文化雙方向著手,全力打造中國白茶,做大做強白茶產業。

品品香茶葉全國門店數量666家,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山東省;河北省;河北省;福建省;福建省;河南省等地區
茶--自古就以其獨有的文化特質而自成一道,千百年來深深根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華祥苑茶業股份有 限公司始創于2001年,華祥苑茗茶源于中華名茶鐵觀音的故鄉——安溪,秉承肖氏制茶世家百年基業,講求 “自然天成、人茶合一”的制茶之道,品質高潔純正、至清導和、韻高致靜。
華祥苑人承襲肖氏祖輩“勤、誠、樸、實”的優良傳統,立足廈門、廣納賢才,帶著弘揚中華國飲的理想, 在安溪建立最高環保規格的有機茶園基地,實施鐵觀音茗茶規模化生產、品牌營運戰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 目前已形成多元化經營格局,旗下擁有福建珍好吃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華祥茗苑茶業有限公司、安溪華祥苑有 機茶園有限公司、福州華祥苑茶業有限公司等全資子公司。
公司擁有安溪鐵觀音種植基地近5000畝,信陽毛尖種植基地3700畝,近30000平米國內最現代化加工基地,傳承 “人茶合一,自然和諧”的制茶之道,專注于純種鐵觀音的種植、采摘和制作。華祥苑茗茶加工廠占地面積30畝、 建筑面積40000多平方米,配套世界一流的茗茶生產線,全面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國家食品質量安 全QS認證,融合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于一身,成為鐵觀音茗茶產業的領軍企業。

目前,華祥苑茗茶已在全國建立了500家專賣店,網絡覆蓋福建、北京、廣東、上海、廣西、浙江、山東、河南、 江西、河北等地,產品遠銷海內外。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茶廠始建于1953年1月,是“中華老字號”六堡茶企業,是廣西建廠歷史早、工業文物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茶葉加工企業,廠區座落在廣西梧州市萬秀區鴛鴦江畔、三面環山,占地面積35000㎡,廠房面積33000㎡,還有4000㎡恒溫恒濕茶窖、600㎡木板干倉,具有六堡茶加工陳化環境。企業生產的“三鶴”六堡茶以“紅、濃、陳、醇”四絕,是“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廣西名牌產品”。
廣西梧州茶廠有限公司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競爭力為中心,重視科技創新和產學研用合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成功探索了六堡茶發金花關鍵控制技術、檳榔香六堡茶制作技術、蒸壓造型技術、窖藏陳化技術等,促進提質增效。企業先后榮獲“中國茶葉學會茶葉科技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廣西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和“廣西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黑茶(六堡茶)標志性品牌”,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中國茶葉學會茶葉科技示范基地”、 “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廣西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榮獲“第三屆梧州市市長質量獎”、 “2019中國茶業最受消費者認可品牌”、“第五屆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質量獎提名獎”等榮譽。
企業已獲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設計專利5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梧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
近年來,廣西梧州茶廠有限公司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生產經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經營業績創下歷史新高,獲梧州市萬秀區2017年度“納稅大戶”、“納稅增長突出貢獻獎”“2019年度納稅信用等級A級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2016-2019年度‘四連A’納稅人”榮譽稱號。企業自主創新項目《金花六堡茶的制備方法》榮獲梧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研發推出的“檳榔香”、“傳承茶磚”、“雙龍?承韻”、"金花六堡茶2020”等系列特色產品受到了市場追捧;其中,"雙龍?承韻”榮獲2018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特等金獎;“普天同慶六堡茶”榮獲中國茶葉流通協會2019春季茶葉超級單品;"金花六堡茶2020”榮獲2020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等。
在面向未來的發展中,廣西梧州茶廠有限公司將繼續發揚“團結、拼搏、求實、開拓”的企業精神,堅持“堅守質量,信譽為先,衛生安全,顧客滿意”的企業宗旨,一手抓生產經營,擴大產能,提升品質;一手抓文化建設,塑造基于產品適合市場的品牌,在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同時弘揚六堡茶文化。三鶴六堡茶,愿與社會有識之士精誠合作,共同發展。

三鶴六堡茶全國門店數量152家,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北省;廣東省;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四川省等地區
餐飲加盟排行榜加盟店:消費群體廣泛受青睞的考量
廣告
關注餐聞公眾號 獲取更多餐飲加盟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