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是一條規模巨大但競爭異常激烈的賽道。
公開數據顯示,新茶飲2020年的市場規模已有1136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3400億元。在此背景下,眾多品牌為爭奪市場,展開了“慘烈廝殺”。
過去幾年,在喜茶、奈雪的茶和茶顏悅色等新茶飲品牌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時,霸王茶姬則憑借四年的精耕細作,成長為新茶飲中的一匹“黑馬”。今年上半年,霸王茶姬連續完成合計超過3億元的A輪和B輪融資,頗受資本青睞。
在國內茶飲市場競爭白熱化、擴張失利消息頻出的大環境中,霸王茶姬不僅在國內有序擴張,更是憑借“出海”開辟出新的藍海競爭賽道,這是怎么做到的?
國風文化+產品升級
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場的“降維打擊”
或許,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霸王茶姬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存在。
但這家2017年創立于昆明的新茶飲品牌,在云南已經擁有了超過220家門店,而放眼全球,更擁有超400家門店的體量,其中在以馬來西亞為首的東南亞地區擁有近40家門店。
取得這個成績不是偶然。從成立的第一天起,霸王茶姬的愿景就是把東方茶飲帶到100個國家,像西方的星巴克一樣,做東方茶飲文化代表。
夢想要大,步子也要穩。2018年8月,一直在尋求海外市場機會的霸王茶姬,發現馬來西亞有可能成為茶飲出海的最佳選擇。2019年3月,霸王茶姬的海外事業中心正式成立。
在這段時間中,霸王茶姬派出團隊到馬來西亞多次進行深入調研,每次調研時間約為一個半月。在調研中,霸王茶姬發現,相較于國內茶飲市場,東南亞茶飲市場類似于中國10年前的茶飲1.0時代,本土品牌仍以Bubble Tea(珍珠奶茶)為主,海外品牌如鹿角巷,在擴張過程中因加盟假冒問題失利。
這意味著,相較于國內新茶飲品牌競爭白熱化的大環境,東南亞市場依然沒有競爭力較強的新茶飲品牌存在,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升級機會;而中國新茶飲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產品、運營策略等各方面競爭力,對于東南亞市場的其他現存品牌來說,是一種“降維打擊”。
這也讓霸王茶姬看到了機會。
基于市場認知差異,霸王茶姬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回國后立即打響了“時間戰”,快速完成了團隊搭建、店面選址、營銷策劃等一系列前期工作。2019年8月24日,霸王茶姬的海外首店正式開業,而此時國內門店數量還不足100家。
近年來,中國風盛行,深受東南亞國家的推崇,加之東南亞國家有較多華僑,華人對國風的接受度提高,并伴隨著強烈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延續東方新茶鋪理念,霸王茶姬依然堅持走國風體驗空間路線。在店鋪視覺上,霸王茶姬使用了在外國人眼中更具中國文化元素的古漢字、山水畫素描等;在產品名稱上,伯牙絕弦、百里朝鳳、暮春頌、楚清歌……每一款茶飲都帶著中國的古典韻味,并堅持使用中文+本地語言的菜單。方方面面的細節,都讓霸王茶姬的“中國風”帶給消費者極具沖擊力的感知。

霸王茶姬海外門店包含大量國風元素
而在產品上,相比街頭的1.0時代奶茶,霸王茶姬延續了其在國內“原葉鮮奶茶”定位,將口感研發思路從奶茶中常見的“甜香”轉向清爽不膩的茶香,其主推的“原葉鮮奶茶”更是在食材、技術上進行多維升級,讓消費者可以感受到更健康、更天然的喝茶感。
在清晰且頗具認同感的品牌風格、新鮮獨特的產品口味加持下,霸王茶姬通過引領馬來茶飲市場升級的方式,在當地成為中國茶飲出海的主力軍。
四大突圍點
讓霸王茶姬在困難中站穩腳跟
新茶飲品牌對海外市場的擴張,源于其對全球化發展和文化輸出的渴望。
但對于國內的新茶飲品牌來說,出海容易,但如何維持穩定且高速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難題。在喜茶、奈雪的茶都將目光放到海外時,如何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是霸王茶姬亟需面對的另一個難題。
在這個過程中,霸王茶姬找到了自己的四個突圍點。
(1)找對關鍵合伙人,吸引馬來羽毛球國手李宗偉加持
霸王茶姬之所以選擇把海外市場拓展的第一站放在馬來西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馬來羽毛球前國手李宗偉的加入。
作為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的事業合伙人,李宗偉對于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的早期擴張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在產品推廣和門店選址方面減少了知名度阻力,同時還對市場差異、消費者認知、文化融入等方面提供了協助,幫助霸王茶姬快速適應馬來西亞的茶飲消費市場。
另一方面,借助于李宗偉在馬來西亞的高人氣,霸王茶姬的新店迅速在當地打響了品牌知名度,逐步覆蓋到西馬的重要城市。
(2)適應當地文化
從國內到海外,面臨著不一樣的市場環境,有機會但也有變化。
一是營業時間問題,由于當地白天氣溫較高,因此馬來西亞人更偏愛晚上出行、消費,為適應當地生活習慣,海外部分門店營業時間延至凌晨一點半。
二是選址問題,在馬來西亞,車多人少,且消費者偏愛戶外就坐,因此馬來西亞的店面,店內面積可以小,但外部空間一定要開闊,方便戶外就坐和停車。
三是運營管理問題。為了保證開店的速度和工作效率,霸王茶姬在雇傭員工的標準上,至少會漢語、英語、馬來西亞語三國語言,這樣雖然整體人力成本更高,但也保證了工作效率和顧客滿意度。
(3)抓住線上機會
在霸王茶姬順利在馬來西亞開到第14家店,疫情突然來臨,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在看似無解的困境中,霸王別姬當時的選擇是“哪怕到最后一刻,也絕不放棄”。轉機很快出現,當疫情越來越嚴重的時候,馬來西亞的外賣業務突然爆發,霸王茶姬抓住機會,迅速和東南亞最大的外賣平臺Grab開展合作,利用外賣渠道擴展了業務增量,抓住外賣紅利又一次實現突飛猛進。
(4)成功的本土化品牌策略
雙十一期間,霸王茶姬在海外的銷售GMV又實現了一次爆發,再次印證了其市場品牌推廣策略的成功性。
GMV的爆發得益于這次雙十一,霸王別姬在海外開展的撕杯營銷活動。數據顯示,這次活動,讓海外業績突破了此前的日均最高營業額記錄。海外各門店日均銷售額為2.5萬,單個門店的最高實收額為3.8萬,這也是馬來西亞目前單個門店日實收最高記錄。

此外,霸王茶姬還在品牌運營層面開展了聯名合作、城市快閃、社交媒體話題互動等活動。在今年,霸王茶姬和“馬來國寶”皇家雪蘭莪聯名推出錫制紀念杯,一經推出便在線下門店迅速售罄。

同時,為了推廣中國茶文化,霸王茶姬還在11月與知名礦泉水品牌“依云”開展合作,選取優質的依云水,輔以東方紅茶,限量發售聯名款“東美人”冷泡茶。

當霸王茶姬兩年前決定在海外開店時,國內門店數量還不足100家,許多經驗尚未積累完成。但從決心做海外市場的第一天起,霸王茶姬便認為,即便存在著很多問題和不確定性,也要先嘗試,“做了至少會有一半成功的可能性,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成功與失敗。”
帶著這樣的心態和在面對問題時鍥而不舍的堅持,讓霸王茶姬成功在海外站穩了腳跟。
集中火力、打穿市場
霸王茶姬站在了百米賽道的新起點
作為新晉茶飲品牌,外界對霸王茶姬的出海之路,所知甚少,其中的困難和挑戰更少為人知。
在霸王茶姬團隊看來,馬來西亞市場最初雖然是一次海外“試水”,但若做不好,對公司的品牌傷害力巨大。經過幾輪內部討論后,整個團隊認為發展中的問題,仍要在發展中去解決,“只有先做了才能知道這條路能不能走通”。
但當他們進入馬來西亞市場兩個月后,就有了做好海外市場的決心和信心。“市場上的品牌參差不齊,留給我們的機會還有很多。在行業升級和產品差異化上,我們看到了大機會”。
目前,霸王茶姬采取的海外市場策略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集中火力,打穿市場”。首要任務是先把馬來西亞這個單一國家市場打透、打穿,再去別的國家,以馬來西亞為切點,提高品牌在東南亞的曝光率和市場占有率。
而基于這樣的市場策略,霸王茶姬定下了新的海外目標:在新馬泰三個國家,開出100家店。這個目標拆解下來,意味著霸王茶姬必須將產品銷售擴大到其余60%的馬來西亞本地人群中,進一步提高海外30萬的均店業績。
“我們會在保證店鋪整體營業額、品牌不斷優化的前提下,實現店鋪數量正向增長,未來我們也會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逐個擊破,只有在明確自己市場占位和差異化競爭力的情況下,才會考慮進入新的國家,否則暫時不會考慮。”霸王茶姬海外負責人表示。
而對于國內已出海的茶飲品牌,霸王茶姬認為大家仍在不同價格帶上錯位競爭。早前,XVC合伙人胡博予也表示,在15-20元價格段茶飲中,霸王茶姬是少有的產品力極強、具備大單品屬性,既能扎根于地方又具備海外擴張能力的茶飲品牌。此次霸王茶姬在雙十一的新紀錄,無疑是這一判斷的有力證明。
在霸王茶姬的團隊看來,新成績意味著更高的新起點,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他們還在不斷刷新起點,在中國茶飲全球化競爭的百米賽道上發起沖刺。在霸王茶姬團隊所有人的內心,都有一把燥熱的火:他們想要成為“東方星巴克”,把中式茶飲帶到100個國家,讓中國新茶飲品牌,可以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代表和民族的驕傲。
|
地下鐵奶茶加盟 | 投資金額 | 3萬以下 |
| 加盟人氣 | 2384 | 成立時間 | 2012 |
| 加盟費用 | 3萬以下 | 區域特許 | 普洱、重慶、廣元、銅川、成都、 |
| 公司名稱 | 地下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 總部地址 | 廣西柳州市駕鶴路93號江南新天地商務公寓A座 |
| 品牌詳情 | 項目咨詢 |
廣告
關注餐聞公眾號 獲取更多餐飲加盟商機